

水产养殖中藻类控制的重要性
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藻类的生产力要与池塘其他生态环节的生物量相匹配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各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对平衡是池塘藻类生态稳定的基础。
池塘藻类控制方法
藻类的种类由水质和气候决定,培养特定种类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因此,藻类控制应关注其总量,而非种类。蓝藻爆发通常预示水质恶化,预防蓝藻比事后处理更重要。 控制藻类数量的常见方法包括管理水体生产力、使用滤食性鱼类、化学和物理手段、机械处理以及改良池塘底质等措施。
鱼缸里的隐形守卫:水质维护的重要性
水质是决定鱼类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家养鱼缸还是水产养殖,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对于鱼类健康至关重要。鱼类通过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呼吸,水质的恶化会导致氧气含量不足,进而影响鱼类的代谢功能。
鱼儿的小宇宙:正确调节鱼缸生态平衡
鱼缸中的微生态系统由鱼类、植物、微生物和水体共同组成,它们彼此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循环。水质的稳定对于维持这一循环至关重要。鱼类的排泄物、食物残渣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氮,需要被硝化细菌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硝酸盐。
看不见的威胁:家养鱼缸里的有害物质
在许多人眼中,家养鱼缸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小生态系统,鱼儿自由游弋,水草摇曳生姿。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片看似纯净的水中,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威胁”——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积累,正在悄悄威胁鱼儿的健康。
从"土腥味"到"清水鲜":
吊水暂养的魔法蜕变
为什么高档餐厅的鱼没有土腥味?为什么超市活鱼能存活更久?答案藏在一种名为'吊水暂养'的技术中。在水产养殖领域,吊水暂养作为一种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从业者的关注。当鱼长成商品鱼时,会被移入专门的提升品质池,大约2个月不投饲料,不喂药,让鱼生活在深井好水中,只能吃浮游生物。同时,在池子里制造水流旋涡,让鱼逆流游动。
手开缸必看!避开这5个误区,
告别“团灭”惨剧
最近社交平台上热议#新手养鱼翻车#,不少鱼友吐槽:“刚买的鱼三天全死了!”“鱼缸发臭像化粪池!”……其实,90%的悲剧都源于开缸时的错误操作。
游泳池肉芽肿:这种皮肤病,其实离你比想象中更近
提起“游泳池肉芽肿”,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跟我没关系,我又不常去游泳池。但事实上,这种由海洋分支杆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可能悄悄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尤其是对于家里有鱼缸、水族箱、喜欢养热带鱼的朋友来说,风险可能就潜伏在每一次看似平常的清洁里。
更多环保科普——关注颐科官方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
+86 13128844724 +852 67353157
邮箱:
ecotech-service@ecotech-hongkong.com